比特币和闪电比特币有什么不同?

与BCH和BSV等分叉币相比,闪电比特币LBTC同样是源自于比特币,其诞生的初衷也是为了解决比特币本身所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但是LBTC最大的不同在于采用了DPoS共识机制,而不是PoW共识机制,其所带来的最显著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一是大大提高了性能,众所周知比特币的每秒转账数也就是TPS只有7左右,其他采用PoW共识机制的比特币分叉币也都相差无几,而LBTC的TPS理论值可达2800,目前实际水平可以达到1000以上,性能提升了好几个数量级。快如闪电这句口号绝非虚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LBTC或者cobo钱包官网下载一个钱包体验一下。

二是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和参与门槛,众所周知,以比特币为代表的PoW挖矿所导致的高额能源消耗一直为外界所诟病,同时由于挖矿早已成为重资产行业,矿机、矿场等领域也已被少数大玩家所垄断,普通的中小投资者和新晋厂商基本没有生存的空间,形成了强者恒强的局面。而PoS/DPoS类币种只需要普通的PC甚至手机就可以运行钱包并进行staking,从而获得收益。

三是引入了链上治理,在民主和效率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同时通过投票和staking的机制鼓励用户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在PoW的世界里,算力即权力,简单粗暴;在PoS的世界里,谁持有的币更多,谁就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收益权。

而在DPoS的世界里,则并不是简单地看谁持有的币更多,同时还需要得到社区的广泛支持,才能代表社区行使权力。同时,广大中小用户也有机会发起议案,表达自己的诉求,并参与决策。

由于比特币上面已经承载了太多的利益,使得大家对于比特币的任何一点点改进都非常的谨小慎微,并且步伐非常的缓慢,这才导致了社区的分裂,产生了众多的分叉币。然而事实上,相对于比特币而言,不论是BCH还是BSV,所进行的改进都相当有限,因此各方面的提升其实也很有限。

因此,如果你仔细的审视一下LBTC,会发现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特币分叉币,我认为它是基于比特币的一个非常大胆和有想象力的实验。如果说莱特币在很多时候都为比特币充当了新技术和新想法的试验田,那么LBTC则可以被看成是变化更大,改变更为彻底的比特币试验田。

刚刚前面提到,比特币在推广和使用中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TPS过低,无法承载高频次的交易。与比特币及其比较知名的一些分叉币比如BCH、BSV等相比,LBTC的性能提升了几个数量级,实际的TPS可以达到1000以上。

增加TPS可以通过减少验证时间的方式,但不可避免的会在安全性或分散性上有所牺牲。如果TPS盲目增加,区块链将完全牺牲“去中心化”。与此同时,对矿工的机器配置要求也会更严苛,如果它不能及时上传交易,那么将会产生更多未完成的交易,隐藏的危险也就越大。虽然EOS使用21个超级节点来实现高效率,但它也牺牲了部分“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引入了DDoS等潜在风险。

最近一两年不少公链项目盲目追求高TPS,动辄声称达到了几万、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TPS。有的项目方为了刷高TPS,购买数百万的设备在一个实验室内进行测试只是起到PR的效果或者自娱自乐,这样的高TPS是没有意义的,即使能够达到或者接近这样的数字,对于目前的市场需求来说,也属于性能过剩,势必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根据相关研究机构测算,即使公有链每天处理1亿笔交易,千位级的TPS也足够了。值得注意的是,Facebook即将推出的Libra的TPS也是在1000左右,要知道Facebook在全球可是有着高达27亿的用户,这个数字应该也是他们在深思熟虑后确定下来的。

这意味着目前LBTC的TPS已能满足每天处理1亿笔交易的需求,这个性能是相当务实的,在未来数年内完全能够满足全球用户的需求。而且LBTC也具备高度的可扩展性,随着全球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LBTC的性能还将继续提升。可以说当前LBTC在效率、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这个“不可能三角”当中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在很多比特币的原教旨主义者看来,只有中本聪所选择的PoW这条道路才是唯一正途。PoW共识机制已经经历了近10年的稳定运行和持续的市场考验,而DPoS从诞生至今也已经6年多了。那么我们不妨来做个实验如何,看看把比特币和DPoS结合到一起会产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呢?

如果这个DPoS版的比特币同样也能经受住10年的持续考验,我们是否仍然还要坚持只有PoW才是比特币的唯一正途呢?当然,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还没有确切的答案,时间会证明一切。

尽管我也自诩为比特币的信徒,但我觉得LBTC的存在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并不是说要取代比特币,或者像其他一些分叉币的粉丝那样觉得只有自己所拥护的那个分支才是真正的比特币,而是在技术上探求更多更广的可能性,对比特币形成有益的补充。

相关推荐